长江生态的风向标:中华鲟永续生存成为可能(图)
日期:04-24 来源:中华鲟:长江生态的风向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慧
保护中华鲟,对于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有着深远意义。中华鲟保护已经成为长江生态保护的一张名片,是加快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需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
4月14日,长江流域第60次中华鲟放流活动举办,500尾中华鲟被放归长江,它们将顺江而下,用近20天时间游进大海。监测结果显示,30多年来,累计有500多万尾中华鲟放归长江,其中游到长江口的超过50%。但是,随着水生态的恶化,每年洄游到长江繁殖的中华鲟数量少之又少。
中华鲟保护刻不容缓
中华鲟是中国独有的古老鱼类,和恐龙生活在一个时代,大约1.4亿年前就在地球生存并繁衍,是长江里的旗舰物种。作为洄游鱼类,中华鲟有着浓浓的家乡情怀,它们生在长江,长在大海,十几岁到达繁殖年龄,又长途跋涉,返回故乡产卵。
在湖北宜昌,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他小时候经常能在长江中看到中华鲟,现在却难觅其芳踪。据介绍,长江是中华鲟唯一的自然繁殖地。
“酷捕滥捞、环境污染和水上事业的无序发展是导致中华鲟濒临灭绝的主要因素。”三峡集团副总工程师孙志禹认为。长江里存在的“绝户网”、电炸毒等残酷捕捞手段,导致鱼类捕捞量远远大于其正常繁殖数量。
长江沿岸是我国人口最密集、化工布局密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生活污水、化工废水、化肥农药残留大量进入长江水体,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长江流域来往航船也对水生生物生存造成影响。
“我们必须承担起保护中华鲟的责任。”孙志禹说,我国在建设葛洲坝、三峡工程的过程中,一直把中华鲟保护放在优先位置。近年来,三峡集团已经累计投入5亿元进行中华鲟的研究与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生物价值也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孙志禹说。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每一个物种的破坏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重大损失,有时甚至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中华鲟作为长江中的旗舰物种,具有生态风向标的作用,也是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一旦被破坏,会引发生态环境的蝴蝶效应。而且,中华鲟身上有生物进化的痕迹,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难以估量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一旦中华鲟灭绝,它所在生物链里的其他物种将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它携带的生物信息也将不复存在。保护和拯救中华鲟,对于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有着深远意义。
中华鲟永续生存成为可能
在野生中华鲟资源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之际,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让中华鲟永续生存成为可能。
中华鲟人工繁殖开端于1981年。为了保护中华鲟,我国专门成立了中华鲟研究所。此外,还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开展了大量科研工作。中华鲟研究所在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1984年中华鲟人工繁殖成功,并将幼鲟放流入长江。1985年采用人工合成激素代替雄性中华鲟脑垂体给雌鲟催产研究成功。2009年子二代中华鲟人工繁殖获得重大突破,标志着人类找到了一条可以不依赖稀有的野生亲鱼就能把中华鲟长期保存下来的有效途径。
人工繁殖中华鲟放流,对于中华鲟野生资源具有系统性补充作用。中华鲟研究所水生生态研究室副主任姜伟说,今年放流的中华鲟群体包括5个年龄梯队,是我国中华鲟放流史上年龄梯队最丰富的一次。个体较大,放流的最大中华鲟已有9龄,在长江、大海里基本没有天敌,损失率很小。针对中华鲟野生种群雌雄比例严重失调、雄鱼很可能先于雌鱼消失的情况,增加了雄性中华鲟的放流数量,有利于促进中华鲟的自然繁殖。
在长江流域建立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改善中华鲟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已经在长江口崇明岛约30千米滩涂水域建立了中华鲟幼鲟自然保护区,在葛洲坝下游15千米江段范围内建立了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监测发现,在葛洲坝大坝下的产卵场已有中华鲟在产卵,长江口崇明岛地区的中华鲟幼鱼资源已经接近或达到葛洲坝建坝前水平。
实行生态调度可以促进中华鲟繁殖。中华鲟产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三峡工程完工后,10月份水库大量蓄水,使下泄流量显著减少,中华鲟产卵场的实际水面因此缩小,从而使葛洲坝下游相应的水位、水温、流量、流速、含沙量等水文条件发生变化,中华鲟长期适应的产卵环境发生变化,使产卵时间推迟,产卵次数减少。三峡集团连续多年开展生态调度,加大泄流,刺激鱼类产卵,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监测结果显示,实施生态调度后,宜昌至监利江段4大家鱼自然繁殖规模大幅增加,2017年超过30亿粒(尾),从趋势上看,增加值是10倍以上,从数量上看,基本稳定在10亿粒(尾)。
综合施策保护长江生态
中华鲟保护已经成为长江生态保护的一张名片,是加快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华鲟自然种群是否会消失,取决于长江水生态、水环境的未来发展态势。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需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一直被誉为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鱼类基因的宝库、经济鱼类的原种基地。但是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长江流域水域生态环境开始失去平衡,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白鲟、鲥鱼等物种已功能性灭绝,中华鲟、长江江豚极度濒危,珍稀特有鱼类全面衰退,经济鱼类资源量接近枯竭,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
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作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三峡集团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在长江生态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多年来,已累计投入近90亿元用于长江生态保护,未来3至5年还将投入50亿元。除了中华鲟保护以外,三峡集团在长江上游及金沙江流域鱼类保护等方面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目前,已先后掌握圆口铜鱼、齐口裂腹鱼等10余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并实施增殖放流,已累计放流达氏鲟、胭脂鱼等珍稀特有鱼类近160万尾。
禁渔是保护中华鲟的最有效举措。农业部门率先在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逐步施行全面禁捕,实施更为严格的禁渔期管理制度,坚决清理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统筹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重大工程,加快修复重要栖息地和关键生境,努力降低人为因素对长江的不利影响。这些措施已经开始显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17年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监测结果显示,长江江豚快速下降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中华鲟自然繁殖已经呈现出年际偶发性态势,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长江绵延6000多公里,流经众多省份,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据重要份额。长江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保护长江生态,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孙志禹建议,应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部门牵头,行业和专业部门配合,制订工作规划和计划,各部门协调有序组织实施,财政资金和市场资源合理配置,打破部门封锁,避免各自为政和低水平重复,充分共享相关成果。
上一篇:妻子开车追了丈夫的尾 保险公司拒赔获法院支持
下一篇:假肢矫形师10年帮400多名汶川地震伤员站起来(图)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线下交易需谨慎!